101101
Technoorg Linda 成立于 1990 年,是领先的离子束制样设备制造商。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苏东研究员和莱布尼茨晶体生长研究所周丹老师使用原位 ETEM 探索了纳米级 Fe3O4 在常压 H2 氛围下的原子级相变。研究结果表明,以铁扩散为主导的内部固态反应与涉及气态氧或氢的表面反应相结合。
该研究借助DENSsolutions Climate 原位气相加热杆,报道了一种典型的低活性氧化物——氧化钛,可与地球上丰富存在的金属镍结合,形成一种非传统的 Ni@TiOx 催化剂,用于高效的丙烷脱氢(PDH)。
本文作者借助 DENSsolutions TEM 原位加热方案,利用高时空分辨的物镜球差矫正TEM在原子尺度上系统地观察了Pt纳米颗粒的 OA 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Nano Letters上(Nano Lett. 2024, 24, 18, 5618–5624)。天津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顾琳和助理研究员原文娟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天津理工大学申勇立副研究员,安长华教授和天津大学习卫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位样品杆优秀论文赏析 |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对退化NCM 正极材料直接再生机制的多尺度观察
参赛人:南昌大学 邢春贤
获奖等级:一等奖(1000元+荣誉证书)
获奖论文:Multiscale observations on mechanisms for direct regeneration of degraded NCM cathode materials (对退化NCM 正极材料直接再生机制的多尺度观察)
电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材料中的 1T-TaS2 硫化钽呈现出电压脉冲诱导的绝缘体-金属转变的特性,这使得该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如忆阻存储器和神经形态硬件。然而,我们目前对于硫化钽器件的转变机制、脉冲诱导相以及材料缺陷对性能的影响了解尚不足,这限制了对硫化钽器件定制化设计的进展。
最近,康奈尔大学的 Judy J. Cha 等研究人员通过在低温条件下,在 STEM 腔室内操作两端硫化钽器件,成功地在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下以最低 300 微秒的时间分辨率直接观察了电荷密度波结构的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脉冲诱导的转变主要受焦耳加热过程驱动。根据所加电压的幅度不同,脉冲诱导态呈现出准对称或非对称的电荷密度波相。通过原位低温透射电镜实验,研究团队成功地直接关联了电荷密度波结构和器件电阻,揭示了位错在器件性能中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