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已成为骨科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显微 CT 技术以其高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为骨组织结构的精细分析提供了可能。
本文作者借助 DENSsolutions TEM 原位加热方案,利用高时空分辨的物镜球差矫正TEM在原子尺度上系统地观察了Pt纳米颗粒的 OA 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Nano Letters上(Nano Lett. 2024, 24, 18, 5618–5624)。天津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顾琳和助理研究员原文娟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天津理工大学申勇立副研究员,安长华教授和天津大学习卫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本文作者提出利用光伏硅废料的二维结构特性,借助 Forge Nano PROMETHEUS 流化床原子层沉积系统在硅废料表面连续、可控地沉积非晶 Li2O 和 TiO2 包覆层,以制备高倍率和高首效硅基负极材料。
使用 FIB 切削获得超薄样片(lamella),是一种常见的块体材料 TEM 制样方法。然而,镓离子束辐照损伤所带来的非晶层却像一片难以驱散的迷雾,阻碍着人们获得更高质量的 TEM 照片,进而也限制了对轻元素的量化分析。可以选择离子精修仪对FIB非晶层进行修复。
作者借助 Forge Nano ATHENA 原子层沉积系统包覆氧化锌 ALD 涂层,通过流延成型法,不仅成功地加工出厚度能小于 90μm 的 LLZO 电解质,而且通过改造 LLZO 结构,能够实现非常高的锂金属的循环而不短路。相关论文发表在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上。
近年来,随着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精密仪器的引入,农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和成果。显微 CT 技术以 X 射线成像为原理,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深入探究农作物、植物和土壤的微观世界,为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带来新的视角与方法。